太原火柴局的零星旧梦淹没于这3张图片中,繁华已不在,留下些许沧桑。
上个星期天,带女儿到漪汾公园玩,北面广场上一个大型雕塑引起了她的好奇:“爸爸,这里干吗要放两个大铁盒子呢?一点儿也不好看。”我一看,大铁盒子是组金属雕塑,造型是一立一躺的两盒火柴,就给她讲:“这是火柴,生火用的。爷爷的爷爷的爷爷那个年代叫“取灯”,爷爷的爷爷那个年代叫洋火,爷爷用的时候叫火柴,现在几乎已经没人用了。”“那火柴是从哪儿来的呢?”女儿刨根问底。我知道,这个问题一解释,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,于是望着这两盒写着“飞艇”和“双福”的巨大火柴,一字一顿地说:“它,就来自我们所居住的三桥街。”
三桥街,说起来算得上是太原市的一条古老街巷了。如果按照唐末晋王李克用带兵路过此处,在“八宝琉璃井”内见到三座金桥的传说来计算,它至少已经有一千余年的历史了。即便传说不足以全信,但据傅山所撰的《九间桥记》载,这一带在宋朝已经是太原府城的北门怀德门里,虽说不上有多么繁华,但称得上历史悠久。
千百年来,三桥街始终处于城市中心的边缘,由于以老百姓居住为主,这里既没有什么名门望宅,也没有什么官府世家,所以普通的不能再普通。除了生活在这条街上的老住户,它还真的很少能被人们想起,或者被这座城市所记忆。
就这样,在不温不火中,时光流淌到清朝末年。1892年,山西布政使胡聘之在三桥街中段路西开设官办太原火柴局,开始效仿西方生产更简便更安全的取火工具――洋火。当时生产的火柴为纯手工制作的黄磷五色火柴,虽然用起来方便了许多,但质量不稳定且成本较高,这对世世代代习惯了火石、火镰、火绒点火取灯的人们来说,并没有太大吸引力。很长一段时间里,尽管这里生产的洋火并不如想象中辉煌与景气,但三桥街已经在历史上重重的写下了自己的名字――山西最早的火柴厂、山西最早的近代工业。或许没有人能够想到,山西的民族工业竟然是从一根火柴开始的,而梦开始的地方,就在三桥街。
此后数十年,从清朝到民国,从民国到抗日,从抗日到解放,这里的火柴厂随着时代载沉载浮,但始终没有离开三桥街。这期间,品质上的提升,数量上的保障,使三桥街生产的火柴已经开始走进千家万户,成为人们点灯取火必备的生活用品,并畅销到河北、绥远、陕西、宁夏等地。所以,从某种意义上讲,一根小小的火柴,它不仅点亮脚下的这座城市,也为山西这块深居内陆、相对闭塞的土地增添了一抹亮色。
新中国成立后,由于三桥街地势低洼潮湿,且周边居民密集,根据国家“危险性工厂迁出市区以外”的要求,火柴厂迁到了平遥,继续着它的辉煌。而三桥街,又重新回归到原有的宁静与普通,依然是老街老巷,依然是老屋老房,依然是老住户老街坊……
主营:成都金属雕塑;四川金属雕塑公司;成都铜雕工艺品;不锈钢人体像;成都彩雕锻造;艺术装饰工程;成都浮雕壁画;成都铜板字画;成都雕塑公司;四川雕塑公司;成都雕塑厂;成都砂岩雕塑;成都紫铜浮雕;不锈钢浮雕雕塑;紫铜浮雕艺术肖像;玻璃钢仿铜;成都城市雕塑;成都典雅雕塑;成都动物雕塑;成都壁炉雕塑
成都网站建设:www.cdhuidu.com
成都广告印刷:cdcxgg.ebdoor.com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